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习近平总书记
翠柏青松伴英烈,清明祭扫寄哀思。为进一步传承红色基因,缅怀革命先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2023年4月3日上午,宜黄县水北新区小学党员教师、团员教师、54位少先队员代表,来到了宜黄县烈士纪念碑,慎终追远,缅怀先烈,弘扬民族精神。
瞻仰英雄寄情怀
在少先队员齐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中,活动正式拉开序幕。标准的少先队队礼是对革命先烈最崇高的敬意!
全体师生深深三鞠躬,默哀一分钟,表达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悼念之情。
敬献鲜花寄哀思
少先队代表抬起花篮,缓步向前将花篮摆放在烈士纪念碑前,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校长许书科带领校领导班子上前整理花篮上的挽联,寄托哀思。
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少先队员们手持鲜花,神情凝重,恭敬地向烈士碑敬献鲜花。一朵朵亲手制成的小白花凝聚着队员们对烈士的一片敬仰之情,同时也承载着队员们的梦想:沿着先烈的足迹,发扬革命的精神。
缅怀先烈树宏志
宜黄县是红色苏区,1926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宜黄潭坊建立了本县第一个基层党支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伯承、陈毅、罗荣桓、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在宜黄留下了辉煌的足迹。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先后在黄陂的蛟湖、霍源和东陂的黄柏岭、草鞋冈消灭了国民党52师、59师和11师,史称“黄陂大捷"“东陂大捷",从而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第四次"围剿"。各次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人数共达5000余人,其中英名记录在册的有3280人。为纪念革命英烈,宜黄县委、县政府于1964年10月建成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先烈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先烈们的精神永放光彩。

少先队员代表舒扬斯为大家讲述《小英雄雨来》的故事。
党支部副书记黄灵带领大家沉痛悼念先烈们,希望队员们通过这次祭扫活动,铭记历史,继承先烈遗志,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五(8)中队纪明昊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发言:队员们,让我们以英烈为榜样,用自己的热情、汗水和才智,让红旗更鲜红、五星更闪亮,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
宣读誓词表决心
大队辅导员黄党瑛带领队员们呼号。队员们铿锵有力的声音回荡在陵园之中,先烈的英雄事迹将被铭记,先辈奋勇争先不畏艰难的精神也将被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仪式最后,全体师生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缓缓绕碑一周,瞻仰革命先烈。
网上祭英烈
我校积极组织师生参与“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向英烈鞠躬、敬献鲜花、留言等方式表达对先烈的感恩与敬仰,使全校师生了解了更多为祖国和民族的解放战争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加深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主题班会强认知
在主题班会课中,队员们在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尊重和继承中国传统节日,使少先队员们铭记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感恩如今的幸福生活,为建设和谐社会、幸福商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学习。
一笔一画绘真情
队员们查找有关清明节的背景资料,了解清明节,知道它的由来、传说故事、习俗、缅怀先烈的诗歌等,将自己的感受绘成黑板报,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对先烈的致敬与敬仰。
寄哀思中队活动
水北新区小学各中队开展了“文明清明寄哀思”主题中队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牢记历史,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各中队通过红色故事讲述、经典朗诵,追忆革命经典历史人物,倡导少先队员“继承先烈遗志 传承红色基因”,肩负起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气清景明时,追远以礼行。在活动中,党员教师、团员教师、少先队员代表们不仅深挖清明节精神内涵,更体悟到了革命烈士的光辉伟业及不屈的民族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星星火炬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