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星期日农历乙巳年(蛇)正月十八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点击可以刷新验证码  
收藏本站 繁體版
  • 首 页
  • 学校概况
  • 信息导航
  • 教育科研
  • 教师中心
  • 德育长廊
  • 学生频道
  • 平安校园
  • 党建在线
  • 影相珍藏
  •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导航 >> 教育动态
    转载:宜黄创新发展模式 非遗焕发生机与活力
    信息来源:互联网  ‖  发稿作者: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26日  ‖  查看2575次  ‖  

    抚州市宜黄县目前已挖掘整理并立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十多项。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项,即宜黄戏、宜黄禾杠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两项,即棠阴夏布织造技艺、宜黄神岗傩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项,即宜黄扬花曲艺。有国家级传承人1人,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4人,县级传承人2人。4月24日,在宜黄县国家级非遗进景区--曹山景区文创街区,宜黄戏传承人、宜黄县文化馆馆长唐光明告诉记者。

    4月24日,宜黄县文化馆演员正在文创街区古戏台前表演宜黄戏经典折子戏《对丹》(李梓摄)

    在文创街区古戏台前宜黄县文化馆馆长接受记者采访(李梓摄)

    宜黄县文化馆副馆长邓淑玲向记者介绍宜黄折子戏(李梓摄)

    谈到宜黄戏传承保护创新,宜黄县文化馆副馆长邓淑玲说,宜黄戏迄今为止有近四百年的历史,2006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禾杠舞,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宜黄先辈们在劳动生活中敲击禾杠载歌载舞,先是用来驱赶野兽,后发展为表达丰收的喜悦与年轻男女表达爱情的舞蹈,2014年入选国家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宜黄县秉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民间来,到民间去”的传承保护理念,将创新发展融于传承保护当中,让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曹山农禅小镇,村民们常常在树下跳起传统的禾杠舞,由于禾杠舞欢快流畅,后来慢慢发展为广场舞了。

    4月24日,禾杠舞节目进景区表演(李梓摄)

    宜黄县文化馆邓春辉辅导国家级非遗禾杠舞(李梓摄)

    据介绍,为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乘着旅游发展的东风叫响远方,宜黄县将非遗融入到旅游业当中,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宜黄的一张名片。该县结合当地景区特有的自然景观、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创新发展“旅游+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让非遗在景区作为重要的旅游元素绽放光彩。

    宜黄县已在主要旅游景点开辟了非遗表演场所,县文化馆经常安排宜黄戏、禾杠舞节目进景区表演,通过举办非遗晚会、非遗项目展演等,全方位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将宜黄戏、禾杠舞等项目制作成宣传画册、影音制品、旅游特产等,让非遗搭乘“旅游快车”,叫响全国。

    在宜黄县水北小学,宜黄县文化馆邓春辉辅导宜黄戏班学院练习基本功(李梓摄)

    在宜黄县水北小学,宜黄县文化馆副馆长邓淑玲辅导小学生舞蹈(李梓摄)

    在宜黄县水北小学,宜黄县文化馆邓春辉辅导宜黄戏班学院练习基本功(李梓摄)

    宜黄县文化馆邓春辉为宜黄戏班小学员整理头饰(李梓摄)

    宜黄戏班学员表演宜黄戏(李梓摄)

    宜黄戏班学员表演宜黄戏(李梓摄)

    (中国日报江西记者站 王健)

                  
       上一篇: 青春芳华谁与度 厉兵秣马迎挑战——记2019年宜黄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下一篇: 2019“墨林风、中国梦”中小学书法大赛
        返回顶部↑
    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宜黄县水北新区小学 
    赣ICP备14007570号-1 赣公网安备36102602000130号
    地址:抚州市宜黄县水北新区 邮编:344400
    本站最佳浏览效果:1024*768分辨率/建议使用微软公司浏览器IE6.0以上  

    By:Nzcms v8.1.19  |  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