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离开了年幼的孩子,为城市的繁荣昌盛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他们却留在农村,与祖辈生活在一起。他们被老师,被社会统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不仅是教育问题,更是一个倍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家庭的贫困,农村滞后的经济使父母不得不外出打工。另一方面是户籍制的入学要求,使孩子父母不得不将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就读。
作为农村小学的一名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归结起来,都与留守有关。入职以来,一直讶异于城乡教育的差距之大。除去教学设施及环境等方面的原因,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农村学校家庭教育跟不上。隔代教育所产生的问题不仅是祖辈监护人学历普遍较低,无法监督孩子的家庭作业,提供应有的学习辅导等问题,更多的是他们教育理念的脱节,监护的孩子也普遍较多。有一些连基本的生活都需孩子自理。更谈不上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
教学过程中,因家庭作业完成等问题我曾多次试图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的爷爷奶奶等监护人取得联系。希望他们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尽可能地关注孩子的学习。至少能够保证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再出现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的情况,但收效甚微。学校难得开一次家长会,开会之前,我以为这是个绝好的机会,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希望能够好好地与全班家长沟通交流一下。结果到场的家长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家里都忙,没空参加家长会,更何况养了这么多孩子,没听说过要开什么家长会。大字不识几个,我们去了也听不懂什么,诸如此类便是原因。看着一双双因家长没来坐在自己座位上惶恐地看着老师的眼睛里流露出的不安,我知道,这条路行不通了。
正当我失望惆怅之时,陆续接到了一些孩子父母从外地打来的电话。他们向我诉说的是孩子学习、心理等各方面的问题。我却在他们忧虑的语气中,看到了曙光。不少父母表示,他们自己因为学历不高,在外生活打拼格外艰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只是很多时候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解到孩子的父母有这样的意识,对教育足够重视,学校的工作开展便有了坚实的后盾。
除了经常的电话,不少家长还加了老师的微信。想到现在网络通讯这么发达,孩子的父母也多为70后,80后。微信一定是早就普及了的。通过父母的电话号码,不多久的时间,我便十分顺利地加到了不少家长的微信。把家长拉进微信群,群里顿时便炸开了锅。他们在群里聊起了孩子的学习,在家的表现。知道了自己的孩子平时都跟哪些人一起玩。这些在电话里父母难以了解到的东西。在群里,通过老师以及其他家长之间的交流,掌握了不少孩子的小秘密。以前与孩子打电话,来来回回就是那几句老话,现在有了话题,即使长时间不能见面,亲子间的关系也亲近了不少。班上曾舒晨的妈妈说,他们过年在家的时候,与孩子都相处的很好。但是只要他们一出门,曾舒晨便不再接她的电话。有什么需要都是通过哥哥转达。这天也是一样,哥哥让他和妈妈通话,他在一旁怎么劝都不肯接,妈妈在那边问了一句:“晨晨,听说你写的那篇《我的新型书包》写得很好,老师表扬了你,还在班上当范文念了呀?”晨晨立马接过电话问道:“妈妈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了这第一次,以后接电话再也不是难事了。曾妈妈笑称,班级微信群可是她的秘密武器呢!
以前单元测验,父母不知道什么时候考了,也问不出成绩。现在每次一测验完,老师先把成绩公布在群里,想知道试卷的具体情况也能让让老师拍照发图片。了解了以后,有时间还能给他讲讲错题,对症下药。虽然不如在身边来得方便,但这样的状态,已经能够让孩子有进步多了。心理问题在平时能够得到疏导,学习方面在学校和父母的帮助下,也在逐步提高。留守儿童的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总之,每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学习的健康发展都离不了家长的教育。让我们携起手来,家校联合,为留守儿童创建一个温暖美好的世界!